不要怕生病,免疫系統保護你。

文章更新時間: 2023 年 01 月 21 日

看不見的病毒

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

我們總認為在地球的歷史上,殺死人類最多的原因是戰爭或是自然災害,但其實真正殺死人類數量最多的是看不見的【病毒】。

上個世紀有個叫【天花】的病毒,它是在人類歷史上最早被記載的一個病毒,大約於西元二世紀就被記載於史書;歷史上有很多不同的國家都曾爆發過天花的疫情,地球上有約五億的人口因它而喪命。

病毒被發現

病毒被發現的時間比細菌晚,是在1892年被一位俄國的學家伊萬諾夫所發現,當時是觀察菸草花葉病,當菸草如果生了菸草花葉病時,其葉子就會皺。

當時將已生病的菸草葉子取出提取液,將液體通過一個可以過濾細菌的過濾器,再將這些已過濾掉無菌的液體放到健康的菸草葉上,發現沒有任何細菌的液體也可以使健康的葉子染上菸草花葉病。

感染病毒的煙草
菸草花葉病比較,左正常右生病。 (圖片出自李永樂老師的Youtube視頻)

依當時的技術都以為只有細菌才能使生物生病,科學家還一度以為是細菌的分泌物無法被過濾掉,才導致健康的葉子染病,將病因暫時取名為濾過性病毒;後來證實它並非是細菌的分泌物,而是病毒。

病毒的體積比細菌還要再小約百分之一,所以以當時可以觀察到細菌的光學顯微鏡是看不見病毒的存在的,一直到20世紀初人類發明電子顯微鏡後,才真正看見病毒的真面目。

病毒是生命嗎

依目前人類所知,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生物最小單位是細胞,就連細菌也是由單個細胞構成的單細胞型生物,但比細菌還要小的病毒卻不是由細胞構成。

病毒的結構非常的簡單,長相是外面有一層蛋白質的殼,裡面含有一些最基本的遺傳物質,完全沒有細胞結構、也沒有代謝機制,所以病毒就像是介於生命於非生命間的東西。

生物體積大小圖
生物體積大小比較,圖片出自(biohouse)

生命起源,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病毒增殖與擴散潛伏期

病毒本身無法自行增殖,要確保病毒繼續存活下去的辦法,就是找到宿主細胞,當病毒進入細胞內就可以透過細胞的增殖系統替自己複製增殖。

當細胞被病毒入侵感染時,病毒會在細胞內進行增殖,而在細胞內增殖的病毒數量越來越多,病毒將會把細胞給撐破。

撐破細胞所衝出的病毒,會繼續去尋找下一個可以寄宿的細胞,此過程稱之為擴散;這也是為什麼此次的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者,會隔一段時間才發病,這過程也稱之為潛伏期。

自體防禦系統

經過數千萬年的演化,人體發展出一套非常精密的防禦機制,來對抗由體外入侵到體內的有害物質、寄生蟲、病原體。

這一系列的防禦系統最外層的是皮膜屏障,也就是《皮膚》,皮膚可以擋下大部分的病原體。

免疫系統
猶如軍隊的免疫系統

而在沒有皮膚覆蓋的部位如呼吸道,則會以分泌黏液的方式,將有害的病原體包覆起來,再透過纖毛的擺動與可嗽的強大的氣流,將其有害物質送出體外。

在人體的骨髓內有會造血的幹細胞,可以分化成運輸氧氣的紅血球、凝血的血小板或是專門抵抗感染的白血球、產生抗體的淋巴球等。

當被病原體入侵時,被感染的細胞就會發求救訊號,免疫系統就會啟動,驅使身體內的血流量增加,白血球將被送往被感染的細胞所在處,也就是所謂的發炎反應。

免疫系統失衡

免疫系統然是人體精密的防禦機制,適度的發炎反應有利於啟動免疫系統,活化噬中性白血球、巨噬細胞、單核球細胞….等機制來保護身體。

但免疫系統有時也會出錯,當病毒入侵使免疫系統反應太過於敏感、激烈,則會引發過多的細胞激素,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所以免疫系統如果異常的強大,也可能影響身體的健康,也就是所謂的自體免疫性疾病。

我個人認為最好的辦法是養成正常且規律的生活作息,來維持免疫系統的平衡運作,這樣當人體受到病毒、細菌入侵時,不至於引發內分泌紊亂。

自體性免疫疾病

紅斑性狼倉、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乾癬、硬皮症、慢性淋巴球性甲狀腺炎,以上均為免疫力失衡。

武漢肺炎


不要老想著吃藥

相信各位身邊一定也有很多人,一發現自己喉嚨痛、頭痛、流鼻水等症狀,馬上就急著找藥吃,馬上就急著掛號看醫生。

人體有時會有些小狀況在所難免,如前面所說那發炎反應、發燒、流鼻水等都是身體在自我療癒的一個過程,我認為吃藥是最後手段。

我寧願相信看醫生、吃藥只是輔助我們身體對抗疾病的一種方式,真正最了解自己的醫生還是自己的身體機能、免疫系統機制。

平時保養好身體,飲食均衡、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態,就算是有病原體入侵到身體裡,身體的防禦機制自然也能替你掃除有害的物質。

情緒與健康關係

有一本名為《用心醫病》的書,作者是一位名為許添勝醫師的心理醫生,現任賽斯身心靈診所院長。

在書中看過一段話說道:最好的「換心手術」也救不回一個沒有”心”要活下去的人!這段話深深觸動著我,原來情緒與身體所反映出來問題是那麼的息息相關,正所謂身體是心靈的一面鏡子。

個人也是學賽斯身心靈的愛好者,或許前面所提到的健康觀點,該怎麼吃才會健康與我目前最認同的心靈科學完全背道而馳,但那對於一般人來說似乎也不是什麼壞的觀點,畢竟吃得健康也一種輔助。

如果因為我的分享使現在正在看文章的你有興趣聊解關於身心靈健康方面資料,我推薦各位可以看看賽斯書。

用心醫病
許添勝醫師著作:用心醫病

2020最新,關於吃出健康的書籍推薦

作者:林曉凌 醫師

醫師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瀚仕抗衰老醫學中心院長。看不見的病毒引發全球風暴,人們開始發現免疫是如此重要。但是過於強大的免疫系統大軍,也可能造成發炎反應,或是組織傷害,反傷己身。


身心靈健康推薦書籍:用心醫病

作者:許添盛 醫師

曾任台北市立仁愛醫院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為了更瞭解人類心靈對身體的影響,於是轉入精神科領域,曾任職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台北縣立醫院身心科主任。現任賽斯身心靈診所院長、賽斯文化發行人、財團法人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醒吾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喜愛寫作及禪修,曾為聯合報心靈版、中國時報家庭版、大成報心靈推手版、自由時報家庭版及中國時報醫藥版專欄作家。


延伸閱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